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成功举办2022年第1期(总第36期)研究生读书会

2022-04-06  Clicks:

2022年3月29日,商学院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在学院路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102教室举办了2022年第1期(总第36期)研究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黄立君老师、陈明生老师、周敏丹老师以及熊柴老师共同指导,司海平老师推荐书目并主持。2020级和2021级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共同参加。大家围绕加里·S·贝克尔撰写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微信图片_20220330171346

2020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张群、贾丽璇同学以及2021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毛庆庆、谭先杰同学进行主报告。张群同学认为,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三位一体,构成了贝克尔的“经济分析”。人们的效用来源十分广泛,既可以是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也可以是声望、尊严等一些非货币因素。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动机的基础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而效用最大化的实现过程是人的基本偏好的满足,基本偏好相对稳定,并不因人因时或因地而异。此外,张群同学使用贝克尔的经济分析方法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改革、平安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被处罚等案例进行了剖析。

黄立君老师结合身边案例强调,有些独立董事坚持职业操守,能够对公司运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并非张群同学所言的“独董就是摆设”。有关独立董事是否在相关规定修订后更有动力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问题,周敏丹老师同张群同学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这取决于新制度是否真正改变了独董行为选择的约束条件。

2

贾丽璇同学重点讨论婚姻和家庭中的理性选择。通过回顾历史上家庭制度的演变,发现婚姻制度演变具有“理性”的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包容度的提升,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越来越少地受社会观念的约束,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理性选择,当前全球面临的生育率下降正反映了这一点。此外,她认为,在能力、收入等方面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男女结合更符合理性原则。熊柴老师就现实中同质婚姻多于异质婚姻的现象和贾丽璇同学做了讨论。

微信图片_20220330172022

毛庆庆同学从贝克尔的方法论切入,引出林毅夫老师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的观点,又从演化以及人类社会永恒的稀缺性视角推演,认为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种分析方法容易陷入没有内容的“套套逻辑”,因而要注重将“成本—收益”分析具体化。接着,毛庆庆同学通过歧视、犯罪、人民公社和包产到户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何为“成本—收益”具体化。就熊柴老师有关战争等情形中的利他主义行为的提问,毛庆庆同学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可能比生命本身更有意义,还有一些利他主义行为可以用“个人效用函数包含他人效用”来解释。

4

谭先杰同学从毛庆庆同学主动报名读书会主报告人的行为切入,生动地阐释了贝克尔的方法论。他认为,虽然贝克尔的方法论在前提条件设定、数学工具使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受限于时代和技术的局限性,缺乏数据方面的实证研究,但这种大胆地将经济分析方法用于非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思想是极富创新性的,不仅打开了经济学家的视野,也为其他学科的学者提供了经济分析这一新视角、新方法。虽然布劳格、科斯等人对贝克尔的方法论多有批判,但也有斯蒂格勒、波斯纳等学者予以了认可和支持。贝克尔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方法论为后世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海平老师与熊柴老师就谭先杰同学提到的离婚率和犯罪率的论文所使用的数据口径和计量方法进行了讨论。

5

在教师点评环节,陈明生老师对同学们的报告表示了肯定,认为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很强,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读书经验建议同学们读书要读完整、读仔细,注重把握作者的论证逻辑和主要观点。司海平老师认为,这次读书会互动性很好,建议对劳动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在自己的研究中可以重点参考贝克尔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同学们在讲解时注意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本次读书会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在主报告过程中随时提问和讨论,各抒己见,这使得大家思维和想法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

文、图/经济系:李丹、王健合、毛庆庆

上一条:经典品读 思想共鸣:企业史研究所举行经典研读报告会暨教学科研活动(2022年第2期,总第60期)
下一条:Performance of default-risk measures: the sample matters——资本金融系2022年春季学期读书研讨会第二期

Close